农历虎年,国际大米市场先弱后强,临近岁末更是“虎虎生威”,上涨势头强劲,多个出口国大米出口价格创近年新高。同时,我国大米进口也创出天量,再度刷新历史纪录。反观国内稻米市场,走势异常平稳,成为粮食价格的“稳定器”。展望农历兔年,国内稻米市场先弱后强的可能性较大,不排除有偶尔“发威”的可能。
人口首次减少
(相关资料图)
国内稻米全年走势平稳
1月17日,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引发市场关注。2022年,国民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,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,比上年增长0.5%。其中,稻谷产量20849万吨,下降2%,是主要粮食作物唯一减产的品种。受国内稻谷供应充足、疫情和人口减少影响,全年稻米市场走势平稳,成为我国物价“稳定器”。
2022年,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比上年上涨2.0%,其中粮食价格上涨2.8%。根据发改委统计,2022年我国36个大中城市大米零售价比上年下降1%,低于2022年全年CPI中食品价格指数2.8%的涨幅,而同期国际小麦、玉米价格同比涨幅最高达到74%和36%。
2022年末,全国人口(包括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,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)141175万人,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。人口61年来首现负增长,后期我国大米口粮需求将面临人口下降和人均需求下降的双重压力。
全球供需偏紧
国际米市虎年年末“发威”
农历虎年上半年,面对俄乌冲突及由此引发的国际粮价大幅上涨,国际大米市场不为所动,二季度甚至继续探底。但9月份后开始“发威”,出现持续上涨,虎年岁末涨势更加凌厉。同时,在上半年国际大米市场低迷之时,我国大米进口大幅增加,全年进口量预计将创出历史新高。
国际米价再度大涨。受供需偏紧和近期泰铢大幅走强带动,泰国大米价格连续8周走强,走势强劲,且大部分涨幅为近一个月内所取得。上周,泰国5%破碎率白米FOB报价511美元/吨,周环比上涨34美元/吨,月环比上涨51美元/吨,同比上涨88美元/吨,创出两年半来新高;25%破碎率白米报503美元/吨,周环比上涨37美元/吨,月环比上涨54美元/吨,同比上涨88美元/吨;白碎米报475美元/吨,周环比上涨51美元/吨,月环比上涨60美元/吨,同比上涨88美元/吨,创2021年3月份以来新高。越南5%破碎率白米报460美元/吨,周环比持平,月环比上涨10美元/吨,同比上涨60美元/吨;25%破碎率白米报440美元/吨,周环比持平,月环比上涨10美元/吨,同比上涨60美元/吨。印度5%破碎率白米报398~402美元/吨,25%破碎率白米报383~387美元/吨,周环比均上涨10美元/吨,月环比均上涨5美元/吨,同比均上涨60美元/吨。巴基斯坦5%破碎率白米报498~502美元/吨,周环比大涨50美元/吨,月环比上涨45美元/吨,同比大涨145美元/吨,涨幅达41%,超过越南同品种大米价格,创出10年来新高。
我国大米进口创出历史新高。据海关统计,2022年12月份,我国进口大米42万吨,同比下降28.2%;全年累计进口大米619万吨,同比增加24.8%,创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。2022年大米进口的增长主要来自碎米,全年碎米累计进口占比约六成。2022年12月份我国出口大米15万吨,同比减少32.5%;全年累计出口大米219万吨,同比下降9.5%。全年净进口大米达400万吨,比普通年份全年的进口量还高。
虽然2022年我国大米进口创出历史新高,但随着国际大米价格持续上涨,我国大米季度进口环比也在下降。一季度大米进口166万吨;二季度达192万吨,创单季进口最高水平;三季度为147万吨,环比有所下降;四季度累计进口115万吨,为本年度单季进口的最低水平。可以看出,2022年上半年,国际大米价格低迷,内外价差较大,我国大米进口增长迅猛;三季度后,特别是四季度,随着国际大米快速上涨,国内外大米价差快速缩小,加上印度大米出口受限,我国大米进口显著减少。
购销逐渐清淡
年末稻米市场走势平淡
春节来临,随着新冠疫情第一波感染高峰即将过去,近期大米需求有所恢复,提振大米市场稳中略强,但需求提振有限,加上居民食用需求下降、院校提前放假、大米集团消费下降较快、旅游餐饮复苏弱于预期、沿海地区订单减少、民工提前放假回家等因素影响,稻米市场生产环节目前已基本停滞,终端大米需求不复往年光景。
1月17日,黑龙江哈尔滨长粒粳稻收购价3300元/吨,周环比持平;龙江长粒粳稻收购价3100元/吨,上涨100元/吨;佳木斯圆粒粳稻收购价2620元/吨,长粒粳稻2900元/吨,均持平。辽宁粳稻收购价2929元/吨,周环比下跌5元/吨;粳米批发价5100元/吨,持平。河南中晚籼稻平均收购价2550元/吨,周环比上涨10元/吨。江苏南京粳稻收购价2880元/吨,普通粳米批发价4120元/吨,周环比均持平。安徽巢湖普通粳稻收购价2620元/吨,周环比下跌40元/吨;普通粳米出厂价3600元/吨,持平。安徽芜湖中籼稻收购价2660元/吨,中晚籼米批发价4220元/吨,周环比均持平。湖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711元/吨,周环比上涨3元/吨;中晚籼米出厂均价4059元/吨,上涨2元/吨。湖南长沙中晚籼稻收购价2760元/吨,周环比持平;中晚籼米批发价3880元/吨,上涨80元/吨。江西南昌中晚籼稻收购价2700元/吨,中晚籼米批发价3810元/吨,周环比均持平。浙江杭州粮油市场黑龙江产优质晚粳米5700元/吨,江苏产优质晚粳米4460元/吨,安徽产普通晚粳米4420元/吨,普通晚籼米4920元/吨,周环比均持平。福建福州中晚籼米批发价4140元/吨,周环比上涨20元/吨。
收购持续减少
南方旺季收购平稳收官
南方中晚稻旺季收购将于1月31日结束。由于市场将进入春节假期模式,其间农户基本停止出售,企业与经纪人也基本停收,目前南方中晚稻收购已进入尾声。南方主产区中,安徽、河南收购进度同比偏快,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稻谷也最多。而江西、湖南、湖北等省收购进度偏慢。
截至1月16日,安徽收购中晚稻620.3万吨,同比增加75.5万吨。其中,国企收购208万吨,同比增加4万吨;最低收购价收购57.2万吨,同比减少31.1万吨。截至1月15日,河南累计收购中晚稻216.4万吨,同比增加37.5万吨。其中,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107.5万吨,同比增加23.3万吨;中晚稻市场化收购107.8万吨,同比增加14.2万吨。江苏累计收购中晚稻895.7万吨。截至1月11日,辽宁收购粳稻175.8万吨,同比增加1.7万吨。截至1月10日,福建累计收购稻谷36.48万吨,同比增加6.88%。其中,中晚籼稻收购32.95万吨,早籼稻收购3.25万吨。截至1月5日,湖南累计收购新中晚、优质稻230.1万吨(不含中储粮),同比减少48.9万吨。
政策提前剧透
最低收购价将以稳为主
202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上调了0.02元,加之水稻种植成本也有所提高,业内人士对调整稻谷最低收购价有一定预期。鉴于我国稻谷库存较高,供求关系较好,近日中央农办主任、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指出,202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提高,稻谷最低收购价和稻谷补贴将保持稳定,还要逐步扩大稻谷、小麦、玉米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。据此判断,202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大概率与上年保持稳定。春节后稻米需求本就清淡,而稻谷出库开始增多,若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稳定,又没有新的利多消息支撑,预计节后稻米市场短期将会更加低迷。
国际米价偏高
我国大米进口或将减少
随着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和国内大米价格滞涨,国内外大米价差大幅缩小,我国大米进口季环比明显下降。进入2023年1月份,国际大米继续强劲上扬,虽然人民币升值部分抵消了国际大米上涨带来的影响,但国内外大米价差缩小的趋势仍在。我国精米传统进口国如泰国、巴基斯坦的大米与国内早籼米价格已倒挂,后期大米进口也将受到制约。
1月13日,广东早籼米批发价3700元/吨;越南5%破碎率大米理论到港完税价3545元/吨,国内外价差155元/吨,周环比扩大83元/吨;泰国大米3974元/吨,国内外价差-274元/吨,1月6日为-110元/吨;巴基斯坦大米3849元/吨,国内外价差-149元/吨,1月6日为141元/吨。
国际大米已创出阶段性新高,在国内大米市场没有新的起色之前,预计大米进口将显著下降,尤其是精米进口减少,将减轻我国大米的供应压力。同时,国际大米价格上涨,也将直接提振未来国内稻米市场的看涨预期和做多信心。
大米比价偏低
替代需求预计仍将旺盛
与小麦、玉米相比,2022年国内稻谷走势偏弱,比价也连续走低,并低于小麦和玉米,增强了稻谷在饲料和食品工业中的竞争力,替代需求预计将继续增加。而农历虎年岁末,国际大米走势强劲,大米进口动力下降,也有助于提升新年稻米的替代需求。虽然当前国内最低收购价稻谷库存仍较高,加上国家庞大的三级储备,我国稻谷库存依然处于世界首位,短期供大于求的状况难以改变;但量变产生质变,随着稻米替代需求的增加,预计国内稻米供需形势将会好转,有利于提振市场后期走势。